
承东-槐林恋歌
巢湖的风掠过芦苇荡,捎来一缕熟悉的咸鲜——那是渔网收网时溅起的浪花,是晒场上鱼干泛起的油香,是古槐树下老茶碗里飘出的乡音。当旋律裹着这些温度漫进耳际,我们终于听见:属于槐林镇的“渔歌”,有了新的注脚。
7月1日,合肥本土歌手承东全新单曲《槐林恋歌》正式上线。这首以“中国渔网之乡”安徽槐林镇为原型的作品,用最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座水乡的千年烟火,用最滚烫的旋律唱尽一代渔家人的岁月深情。
“一网情深梦常新”:渔网里织就的千年故事
槐林镇依巢湖而居,因渔网而兴。自宋代起,这里的渔民便以“织网”为业,一根根竹篾、一缕缕麻线,在渔家人手中变成“撒得开、收得拢”的捕捞利器。如今,槐林渔网不仅畅销全国,更成为“非遗”技艺里的活化石。
《槐林恋歌》的歌词里,“渔网撒向云天外,收获满仓鱼虾香”的唱段,正是对这份传承最生动的描摹。承东的声线里带着江淮水汽的湿润,当他唱到“古槐树岁月长,见证渔家好时光”时,仿佛带我们站在那棵百年古槐下——看渔婆们坐在门廊边穿针引线,看老渔夫修补着用了半辈子的渔网,看孩童们追着蝴蝶跑过晒网场,连风里都飘着“人杰地灵爱一生”的踏实与温暖。
展开剩余54%四季皆入画:巢湖畔的烟火诗
如果说“渔网”是槐林的底色,那么四季流转的风景便是小镇的诗行。《槐林恋歌》用“春来花开如锦绣,夏至荷塘蛙鸣响,秋风吹来稻谷黄,冬雪暖炉话家常”的排比,将渔家人的日子唱成了流动的画卷:
春有油菜花海漫过田埂,渔舟载着新织的渔网驶向湖心,船桨荡开的涟漪里藏着对一年的期待; 夏有荷花撑起绿伞,蝉鸣裹着荷香钻进渔家小院,老人们摇着蒲扇坐在门槛上,看孙辈追着蜻蜓跑过青石板路; 秋有稻浪翻涌成金,晒谷场上的鱼干、虾干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,渔家媳妇端来刚煮的桂花糖藕,甜香漫过整条巷弄; 冬有雪落瓦檐,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,围炉而坐的一家人剥着花生、喝着老茶,听雪落巢湖的声音,把“爱一生”的承诺熬进热汤里。这些细碎的日常,在承东的演绎下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——没有刻意的煽情,只有“日子就是这样过”的真诚,让每个听过的人都能想起自己记忆里“家的味道”。
听一首歌,恋一座城
《槐林恋歌》不仅仅是一首情歌,更是一张“有声名片”。它用音乐告诉世界:槐林不仅有“中国渔网之乡”的名片,更有“鱼米之乡”的丰饶、“古槐树下”的温情、“渔火人家”的烟火。让我们一起打开音乐平台,搜索《槐林恋歌》,跟着承东的歌声,去摸一摸古槐粗糙的树干,去闻一闻晒网场上鱼干的咸香,去听一听巢湖的浪声里,藏着多少代渔家人的“一网情深”。
毕竟,有些故事,只有听过才懂;有些地方,只有恋过才会难忘。
发布于:安徽省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